来源整理:高仿字画网www.gfzhw.com 时间:2013-11-30
艺术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吵得起劲的“公”和“婆”们所说的根本不是同一语系,各种视角、说法与标准纠缠在一起,混乱喧嚣,让身处“湍流”中的人们看不清艺术史的走向。
比如,有人说,中国原有的艺术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当代化”,只剩下书法这个最后的堡垒。那么,所谓的“当代化”是不是“西方化”?为什么书法会成为“最后的堡垒”?不能被消化的究竟是糟粕,还是精华?
艺术正在变得高深莫测,或者换个高深点的说法----艺术正在“知识分子化”。在谈论艺术的场合,可以听到太多“前卫”的“观念”,而提及“技艺”一词似乎是令人羞耻的。
曾经看到一个主题为“限制级瑜伽”的双年展,策展人是这样解说的:“‘限制级’与‘dirty’作为被社会所定义下的违反常规事物,除了具有最粗浅的对抗与极端之神秘氛围,更包含了一种因未被接受而产生的悬浮状态,并反身指出它所遭遇的临界状况。”我们权且假设策展人明白自己在说些什么,却不知有几个参展艺术家能够领会如此“匪夷所思”的话语?
回到书法。笔者以为,书法之所以“落伍”,成为“最后的堡垒”,正因为它很难脱离“技艺”而追求“观念”。
其实“艺术”是一个意译的舶来词。我们的“艺”字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左上为“木”,右边为双手,栽培植物的意思。这一点可以在<诗经>里得以佐证----《唐风·鸨羽》曰:“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
前几年读到孙晓云的《书法有法》,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她说:书法原本是一门手艺。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技”与“道”的统一,“造化”与“心源”的相通,艺术与人生的融合,因而技巧的锤炼过程同时也是让生命起变化的过程,所指向的理想,是人格修养的完善与精神层次的提升。
庄子《庖丁解牛》的寓言人人耳熟能详。当庖丁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很“艺术”地做完解牛这件事后,文惠君惊羡地叹道:“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放下刀,说了一句在中国文化史上很重要的话----“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技进乎道,道存于技的思想,反映了古人对艺术修为的深刻认识。由技而进乎道,达于一种心手两忘、物我无间的境界,人的精神不再束缚于外在功利,艺术创作从而成为自由的审美体验过程。
对“技”与“道”的最大误解,就是将两者对立起来。似乎“技”是匠人之事,只有“道”才与“文化”、“理念”、“格调”有关,才属于艺术的范畴,要想增加“艺术”含量,必须以削减“技术”含量为前提。殊不知技中有道,道外无技。道不远人,道在瓦砾。
关于中国画何去何从的争论,持续了一百多年。从康有为、陈独秀将国画革新问题置于民族命运前途的高度,到80年代李小山的国画“穷途末路”论,再到世纪之交吴冠中、张汀围绕“笔墨等于零”与“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的论战,总算渐渐接触到问题的核心----笔墨是什么,笔墨究竟只是一种特殊的技巧,还是中国画的灵魂?
实际上,这一问题的本质仍在于“技”与“道”的关系。
在这场针锋相对、氛围自由的争论中,笔者对童中焘的观点十分认同,“笔墨是中国画的言语,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兼本末、包内外”。笔墨是技巧,也是灵魂,笔墨乃创作主体心性、人格、情感、文化素养之表现。笔墨不仅仅是通向目的之手段,笔墨本身即是目的。
吴冠中是值得尊重的,他的出发点,是反对食古不化,力图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为中国画寻求出路。然而,我们纵观中国画漫长的发展历程,其间不乏变革与创新,亦不乏雄视一代、垂范后世的“戛戛独造”者,却始终没有抛弃笔墨这条主线,没有脱离“技”、“道”统一这一文化脉络。
八大山人和齐白石,可以说是近世以来很有创造精神的大师。八大独往独来,冷眼天下,但他画一幅《河上花图长卷》,在题款中自言,“自丁丑五月,以至六、七、八月,荷叶荷花落成。”。齐白石对美学家王朝闻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但他却愿为青藤、雪个之“走狗”,“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