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整理:高仿字画网www.gfzhw.com 时间:2014-4-29
文物艺术品鉴定是一种认识行为,是文物艺术品保护与研究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物艺术品鉴定学是研究这种行为如何发生及其结果的综合性学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我们现在见到的许多文物艺术品年代不明,其真正价值未能得到揭示和利用,必须通过研究鉴定才能判明其年代、确定其价值。文物艺术品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辨别文物真伪、判明文物年代、评估价值等几个方面,在鉴定过程中,应辩证对待、综合研究。
在断定一件文物艺术品的年代和真伪时,必须抓准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任何一件文物的产生,都不可能摆脱特定的历史时代烙印,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想、信仰、客观物质条件及生产力状况会在每一件文物艺术品中反映出来。
历代造假的文物艺术品甚多,但离开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超时间、超空间地再制作一件与某件文物艺术品完全相同的东西是根本不可能的。任何时期制作的赝品,既不具备历史文化遗物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又在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不可能与真品完全相同。真品和赝品给我们带来的直观感觉是有所不同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风格”。这种时代风格并不是表面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点,而是一件文物所反映出来的内在的综合特征。如果抓住了这一点,在鉴定工作中就会更有把握、更有根据,失误率就会更低。
要想熟悉并相对准确地掌握一类文物艺术品的时代风格,需要我们认真地、反复地去研究、去体会。有的专家将一幅字画一打开,就能大致断定出是对还是不对;一进入洞窟,从塑像、窟型、壁画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就能断定出洞窟的大致年代,就是抓住了文物艺术品的时代风格。
对一件文物艺术品鉴定断代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情,要综合多方面的依据才能断定。断代在文物鉴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旦确定了文物的年代,就可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研究。如果对文物艺术品的时代判定错了,其研究结论也必然是错误的。所以,一个真正负责任的鉴定专家不会随意地否定或肯定一件文物艺术珍品,特别是真假和断代。鉴定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一位专家都有知识积累和客观条件方面的局限性,但必须保证做出的鉴定结果是科学、客观、公正的,是在不违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做出的。
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应相辅相成
文物艺术品鉴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主观认识活动,受制于鉴定人的认识能力和道德素质的高低,有时也受客观条件限制;其次,它是一种集体行为,某个鉴定人的判断只能是鉴定结论的一个方面,可以称之为认定或鉴别,而不是鉴定;再次,它是一种结论,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中的鉴定结论类似,对其采纳与否需要有一个质证的过程——虽然结论对文物的定级、价值、保护、征集、交易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只是参考,对其采纳认可与否,取决于当事人或某个组织机构;最后,它是具有科学实证性的活动,不存在行政级别差别和地区差别问题,一些以行政隶属关系来区分甚至是确定鉴定结论效力等级的认识是不对的。
传统的鉴定方法也可称为肉眼鉴定法,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在考古研究、文物鉴定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的经验和成果,它以老一辈专家整理出的比较系统的资料作为理论依据,再通过实践去印证、体验而掌握的鉴定方法。如对瓷器的鉴定,主要是通过造型、胎质、釉色、纹饰、款识来判断它的年代;对书画的鉴定,主要是通过笔墨、印章、纸绢、题跋、著录、装裱和收藏印等的观察、比较、分析来确定它的年代。
现代科技鉴定方法,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年代进行数据分析,是一种对文物鉴定断代的重要手段,主要有:碳14法、热释光法、红外光谱成分分析、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古地磁法、钾-氢法、裂变径迹法、树木年轮法、黑曜岩水合法等。这些方法虽不完全成熟,但都广泛地应用于文物的断代测定之中,成为文物艺术品鉴定中一项不可不用的辅助性手段。
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法应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验证。在文物艺术品的鉴定中,无论应用哪一种方法,以及哪一种类的文物鉴定方法,都要求鉴定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精通,否则就会在鉴定中出现失误。
文物鉴定人才奇缺
文物艺术品鉴定是一门学术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研究工作,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价值、用途等,为文物研究或其他学科利用文物进行研究打下比较科学的材料基础。它应该是一门综合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石窟学、古建学、社会学、美术学、艺术史、古文字、文学、宗教及文物保护学的学科。除此之外,文物艺术品鉴定还涉及历史传承、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历史典故、自然科学等,其范围之广、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也意味着这门学科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乱世黄金、盛世兴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需求增长,民间文物艺术品收藏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和发展态势。目前,全国收藏爱好者已近亿,并分化出企业博物馆、私人博物馆、贵重物品收藏者、职业收藏家和业余收藏爱好者等群体。各种层次的收藏市场层出不穷,收藏品的经营队伍也日益庞大,文物艺术品鉴定人才因此更显短缺,鉴定需求非常大。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各种形式的鉴定机构应运而生,各类滥竽充数的“权威专家”也非常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