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整理:高仿字画网www.gfzhw.com 时间:2014-2-10
贴春联是大多数人家的春节选项之一。春联有很多讲究,对法、张贴等都有规矩。但总体来说,无非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的主要成分是书法。在过去,春联书法能彰显门第品味,即使穷人家也会请擅书者代拟、代书。而现在,春联大多为印刷品,在其中不难发现一些以丑为美、不知丑为何物的极品。
古人有将书法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佳品等品类的方法,但在很多人看来,依然会有初次面对中式烹饪分量时的茫然,“少许”、“酌量”等等,对没有实操经验的人说了等于没说。
书法品鉴在当下于一般人确是个难题,原因之一是中国书法传统失却生活土壤已数十年(请注意,是生活土壤,而非生存土壤)。中国书法由过去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兼具,到现在徒剩艺术价值,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严格地说,书法艺术的欣赏者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涵养造就的,也就是环境使然。这种养成在古代当然不成问题,可现在不同了,“书法”只是艺术品而非必需品。拿毛笔写字对国人是越来越陌生了,没有了书写的日常熏陶,成为合格“欣赏者”的通路自然曲折。而当懂得欣赏的人愈来愈少时,这艺术便曲高和寡了。有一天被抢救和保护也未可知。
举个例子,时人评价书法,少有从艺术价值、艺术特色分析的,脱口而出的往往是书者担任什么职务,多么大的名气,市场交易的价格,或被某某重要机构、个人收藏等等。诚然,上述条件亦可作为评价一件作品水准的参照,但不是最重要的。臧否作品应着眼大至风格、面貌,小至章法、用笔,着眼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一句话,着眼于作品本身。鉴于书法作品对客体——欣赏者,有一定的要求,即:欣赏者的视域和素养决定了欣赏水准。现今观者面对书法作品“猪鼻子插大葱”、“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形比比皆是也就不足为奇了。
培养懂得书法的欣赏者,在过去很多年不被重视的原因一方面这的确是一件费时、耗力的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传播条件的制约。如今新媒体异军突起,狂飙突进。有志于书法艺术传播的书家和业者,应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视作书法传播焕发活力的一次重大机遇。
现今书法传承主要依靠两类人:书写者与欣赏者。而在毛笔时代是无此分野的:会写、擅写的自然懂得欣赏,懂得欣赏的也多半会写、擅写。一笔好字对古代文人不过是基本要求。如今,与其说“一笔好字让电脑给废了”,还不如说一笔好字被时代抛在脑后了。从普及和传承的角度看,培养欣赏者与培养书写者是同样重要的,某种程度上培养欣赏者甚至更重要。因为欣赏者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传播者”与“练习者”。
众所周知,没有传播,书法艺术不可能绵延至今。而在书法实用价值日渐式微的今天,没有传播,或者说没有优质传播,书法传承则将举步维艰。
曾经红火过的“电视书法”,今日视之,恍若传奇。那是一次视觉技术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牵手!基于当年电视之影响力,不知有多少年轻人从那时开始与翰墨结缘,“电视”成为普及书法艺术一时之“功臣”。
而目前的书法传播现状是:业内人士在传播对象上更注重书写者(即所谓“同道”),而忽略欣赏者,书法渐成“圈子里的游戏”;在传播手段上依然主要依赖于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即使有少量新媒体的运用,也都还未成气候。这对于“书法人口”的形成极为不利。现今这种状况如何让不特定人群,尤其是年轻人通过某种新颖、便捷渠道,感知书法美,认同书法美,进而渐入书法门径呢?
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皆可成为书法传播的有利条件。因为它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就终端而言,方便到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一切。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法传播,抓住了新媒体即抓住了年轻人,抓住了年轻人即抓住了可能懂得欣赏书法的人。 |